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

宇老大挑戰

宇老這個行程, 早在上回雙北時廖醫師就提起了. 原本是8月11日要去的, 剛好遇到颱風影響了幾場賽事, 所以才延後一週. 老天賞臉, 今天是個大好的天氣!!

在石門水庫與Archer會合後, 立即趕路到台三的交叉口, 準備與廖醫師還有牛哥會合. 才跨出高線收費站就接到牛哥的電話, 說是已與廖醫師會合, 打算慢慢的騎到內灣等我們. 於是我與Archer邊聊邊騎, 一個不小心Archer掉鍊了!! 排除故障後繼續前進, 在橫山轉進內灣的路口看到二位勇者在等我們. 四健客到齊啦~~

在內灣的7-11補給後, 開始向山區前進. 在登山口前的橋上看到溪裡這塊奇石, 難道尖石的名號就是這樣來的??

其實這路線沒人騎過, 廖醫師邊騎邊問路, 真是辛苦了!! 隨著一路向上, 動不動就十幾趴. 慢慢的就沒有叉路了, 過了這個路標就不會錯啦!!


從高程圖來看 (http://www.bikemap.net/route/1780285#lat=24.743517190757&lng=121.26599&zoom=11&maptype=ts_terrain ), 爬昇路線的坡度是蠻平均的 5.5%. 事實上... 真的是很不平均的坡度!!

大約二個多小時的爬昇, 終於過高點了. GARMIN顯示高度為1450公尺.

高點下滑後, 就來到宇老名店 "以娜的店". 老實說, 宇老這地方跟我所想像的完全不一樣. 原以為是很 "原味" 的地方, 事際上有點太商業了. 有好有壞啦~~ 比較糟的是, 今天山上停水. 想要裝個水都法度~~ 人說單車有三寶 "加油站, 小七, 派出所" , 到宇老派出所去裝水囉!!


下滑的路上, 牛哥跟我說 "這要是反向爬上來, 一定很爽". 這一段路向下就很吃不消了, 向上... 算了吧~~

滑著滑著, 到了轉向三光的T字路口. 山崩+地基掏空... 還好路面已清出來, 大伙到路邊的雜貨店補點水, 我則開了罐台啤. Archer問我要不要加點運動飲料到水壼裡, 我解釋說Camel Back的水壼有防漏膜不好清洗, 所以我只裝水, 省麻煩. 牛哥要我別那麼擔心, 這種環保材質的水壼用一年就好丟了. 兩口黃湯下肚, 寶貝這麼久的水壼竟然就忘在雜貨店裡. 等我想起時, 已經來不及啦~~

其實這一路上有好幾段路的路面不是很好, 能騎就騎, 不能騎就只好推車. 胎面上都是泥巴, 大伙利用路邊山泉把胎面上的泥濘沖一沖, 才不會影響剎車的性能. 今天廖醫師是穿對鞋了!! SPD確實是比較適合今天的路況!!

滑著滑著Archer不見了... 大家慢慢的前進等Archer上來. 莫約過了五分鐘, 我接到Archer的電話, 他說他的後夾器彈不開, 無法再前進了!! 山上剛好有戶人家稍晚會下山可以把他載下來, 叫我們不必等他. 看來他今天的狀況是夠多了!! 剩下我, 廖醫師及牛哥. 我們在台七線交會處用了午餐後便沒有休息, 一路滑到角板山, 大家再次補給完成後就各自回家囉~~

通常大家說的宇老大滿貫, 是由馬武督騎到內灣, 再由內灣上宇老, 宇老下到北橫再由羅浮走羅馬公路回到出發地. 時間上則以6小時較為保守. 若要再快一些, 建議出發前先把隨車工具喬好. 工具一個人載就好, 把水壼架空出來多帶些水. 這樣從內灣可以直上宇老, 到了宇老只要拍個照就下山. 在山下的雜貨店休息補給後, 應可一路到角板山都不必停留, 至少可以節省半小時以上!!

下一站(戰) 東進武嶺, 各位隊友你們準備好了嗎?

PS.  感謝廖醫師幫大家拍了不少的照片, 謝謝!!

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

20120807 單車亂談

前天意外的加入了林口盃一場大戰, 真是把自己累個半死... 去程水壼就掉了, 在沒有喝水的情況下早早就出現抽筋的現像, 數度難受的想要脫離集團完賽就好. 看到隊友仍努力的打拼, 我還是跟著集團撐回終點. 終點前700m開始加速, 才不到200m小腿就抽筋動不了, 只好一臉狼狽的進終點. 不過 1:11:33的成績, 也算是滿意了!!
雖然騎的狼狽, 但還是有認真的騎的!! 所以, 也注意到一些問題. 當我在破風的時候, 速度大約40~44, 可是後面仍不時傳來棘輪聲. 換我跟車時, 速度降到38~40之間, 但我仍不能停止踩踏??為什麼??還要一直踩才能跟上, 沒有休息的機會!! 集團裡除了偉振外, 其他人都沒有用aerobar. 且集團裡除了我之外只有一組較低的框 (mavic sl)其他都是高板框. 我想, 問題應該出在輪組上!! 利用這個機會稍微整理一下輪組的知識與大家討論.
一組輪子我個人通常會分為三個重點特性 "剛性, 板高, 重量", 再由這三個特性組合成不同調性的輪子.

剛性 : 這是一組輪子最重要的特性, 主要影響傳動的效率及舒適性. 剛性強的輪組, 因為受力變型的量小, 相對的傳動效率也能獲得提昇, 但犠牲的就是舒適性. 反過來, 就是騎的舒服但要花更多的力氣.

板高 : 板高除了影響到輪組的空氣力學表現外, 另一個影響因素是轉動慣量. 通常板高愈高空氣力學的表現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提昇, 而轉動慢量也會因為配重的分佈而降低. 綜合這二個因素在"重量及材質"相同的前題下, 板高愈高的輪組其加速性及高速域的維持表現上, 會優於低板高的輪組.

重量 : 重量是最易量測的特性, 也是一般人採購輪組的主要數據. 但以我個人來說, 是最後一個考慮的因素. 以嚴格角度來看不能單看"重量"而要看"配重",一組輪子的重量主要是由三個部份組合起來 "花鼓, 條幅, 輪框". 兩組重量相同的輪組配重不同的輪組, 表現出來的特性就不相同. 框體重量"重"的輪組需要更高的轉動慣量, 因此外力對其轉動的速度影較小. 所以這樣的配重會讓這組輪子的加速性差但速度容易維持. 反過來, 花鼓重輪框輕的輪組就有加速快, 但速度不易維持的特性.

以wh-7900 c24及 wh-6700兩組來比較, 就可以很明顯的分出差異. 6700在加速性上明顯比 c24來的重拖, 而兩者框高及外觀都差不多, 但c24一過了40就有種舉步唯堅的感覺.相同的,T50的加速性與c24差不多高速也比c24容易維持.就差在剛性及品牌了!

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

20120304 大坪國小試騎

今天難得基隆天氣不錯, 利用空檔前往萬里試騎大坪國小路線. 因為當天沒有帶相機, 所以只能文字說明啦~~
起點在萬里的翡翠灣渡假中心, 沿金山、石門到白沙灣折返, 於北基加油站右轉上大坪國小, 全程約55公里. 以北基加油站為分界點, 大致分為前段的平路段(48K)及後段的登山段(7K).

平路段 :
以目前的風向多以北風及東北風為主. 加上左側是山壁的地型, 去程以逆風及半逆風的狀態佔多數. 因此 "跟上集團" 是首要的目標!! 回程則因為順風的緣故, 集團速度可能會加快, 攻擊強度也可能會上昇. 如何保留體力承受住一波又一波的強力攻擊, 則是回程的重點!!
平路段可能會出現的攻擊位置 1. 國聖橋 ; 2.王公橋 ; 3.富貴角; 4.折返點. 來回共計有六次可以攻擊的小上坡,  一旦發現自己被阻斷了, 要立即追上主集團! 尤其是去程, 一旦距離拉開後, 要追回來就吃力了!!

登山段 :
回程過了金山市區後, 會在北基加油站右轉上山. 以下幾個重點
1. 北基加油站的右彎 : 這個彎口探路當天在路面中央有個坑洞, 不知道賽前會不會補好?? 可以的話, 當然還是佔住路的右側進彎. 然後要當心前方閃避坑洞的選手.
2. 北基加油站到磺興橋前 : 這一段路要小心不要掉到兩側的田裡去~~ 特別是北基加油站轉進來後這段路路面不是很寛, 而且兩邊就是田了!!
3. 磺興橋到大坪產業道路的右彎前: 一過了磺興橋, 就準備開始爬坡了!!在麗水橋前的坡大約有800公尺, 而且是愈來愈陡要有心理準備, 不要太早爆發出去. 過了麗水橋後, 一個大陡坡約300公尺. 有實力的可以力拼, 沒信心的可以利用這個陡坡放低強度當作休息.
4. 右轉後到4.5K路標前 : 這一段的坡度比較平均, 差不多就是7~8%左右一路向上. 有幾個大彎, 抽車技巧好的車友, 可以利用這幾個彎點搶個幾秒.
5. 4.5K路標到終點 : 最後400公尺了!! 如果終點設的和去年一樣的話, 這一小段路就影響名次了!! 一看到4.5K的路標就要開始抽車並向右靠, 佔住路面右側. 因為終點在路頂的小右彎, 如果沒有先卡位!! 第一名就讓給別人囉!!

以上是小弟當天探路的小小心得, 希望對各位車友有所助益!!

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

20120129 Shimano WH-7900-C24-CL 使用心得

去年最後一季連破4條管胎後, 最後為了止血還是入手島野的頂級鋁框 WH-7900-C24-CL. 說是說爬坡輪啦~~ 不過沒有試一下怎麼知道是有多會爬咧??
第一次(T1)試車路線是由車店到羅馬公路口, 全程97K. 去程騎乘時間是109分, 回程則是111分. 前後輪同為GP4000S.
第二次(T2)試車路線是由車店出發接105, 繞過八里經凌雲路上觀音山, 再回到車店. 全程46.5K, 約110分. 凌雲路上去的時間是20.5分. 前輪為PRO3, 後輪為GP4000S
第三次(T3)試車路線是由車店出發經蘆洲士林, 上風櫃嘴下萬里, 經北海岸回車店. 全程129K, 時間... 忘了...前後輪都為GP4000S
T1及T3的測試路線性質相近, 但T3與有新同行, 有新車上裝的是RT-050C, 算得上是對照組了!! 在T1的騎乘中, 大致上可以說是與新輪組相見歡~~ 長坡, 陡坡都不感到重腳! 加速感覺良好, 平路高速也可以破50大關. 平路無風且體能狀況好的話, HOLD在40-42應該是可以的. T2路線, 則是平常的50K(實際上只有47K左右)訓練路線, 當天跑出的成績是25.3kph. 比最理想的成績還慢了1kph. 不過環境條件還是有差異的. T2當天是有點逆風, 而且是下午的行程. 最重要的是... 過年連下6天的雨, 真的吃太多騎太少... 胖了2公斤啊!! 另外的一個條件差異是前輪換用PRO3, 平路及下坡段, 明顯要比GP4000S來的舒適, 不過滾動阻力就沒有GP4000S來的優秀!! 讓我選... 我還是選GP4000S~~ 讚!!
T3是最客觀的測試了!! 一早獨自從林口出發, 大約騎了一小時來到故宮前的小七. 與小米, 有新會合後出發前往風櫃嘴. 由於前一天才剛騎完T2, 再加上過年晚睡成性. 前一晚只睡了4小時, 這真的是打中了我的罩門, 光從小七到楓林橋就覺得累了~~ Orz... 過楓林橋後開始計時, 怎知出發不到50公尺小米因打滑摔車, 因此前段我們都沒有打算加速... 反而是小米稍微調適一下後帶頭衝了出去!! 大約到了3.5公里處, 我開始加快速度上山. 最後完成的時間大約在29分左右, 有新則是32'24", 小米上來時忘了按分段...SORRY~~ 在海倫喝了杯咖啡後, 有新約我去北海岸練輪車, 於是放棄原本騎回基隆的路線, 改走北海岸回林口兼練輪車. 下山的路上遇到了友隊的神人, 他告訴我們他是由金山下來打算上風櫃嘴回汐止, 而且北海岸沒什麼風喔~~蘆葦都沒有在搖~~ 我跟有新非常高興!! 這真是練習輪車的好時機!! 於是.... (以下番外篇)
過了野柳隧道後我非常注意道路兩側, 這一路到金山... 只有椰子樹!! 在金祥門市休息了一會, 繼續上路... 到了王公橋... 一抬頭... 這風力發電的風車, 轉的真帶勁啊!! 只是這風向對我們來說可是完全的不友善啊!! 以最小發電風速2mps來算, 我們可是頂著最小7.2kph的風向北推進! 我們當天的頂風速度是維持在30-33, 推算出來頂風輸出大約350瓦吔(印像中, 北海岸的風力發電機要4.5kph才會動, 相當於16.2kph的風速, 頂風輸出破400瓦). 實在是拜友隊神人所賜, 我們這一趟真的練的很 "札實"!!
過了白沙彎後, 進入上上下下的地形, 而我也開始出現一些抽筋前的症狀, 也是真正可以感受輪組差異的時候!! 其實體能狀況好的時候,  剛性不要太差, 其實也感覺不出來. 反正5分鐘輸出都有近300瓦, 少個3~5瓦也只有1%左右的差異. 反到是累到爆了, 輸出不到150了... 那這3~5瓦, 就是2~3%的差異.. 如果輸出再往下掉下去, 就是3~5%去了!! 從白沙灣開始, 很明顯的一到平路, 我就落到後面去, RT-050在破風的表現真的是關鍵性的差異!! 要等到爬坡時, 才可以再追回來. 有新在平路段可以維持速度, 我還得要帶一下才能跟上(應該不是過年胖太多吧?). 加速部份, 就不與有新相比了!! 過了關渡橋後與有新分道, 我則是放慢速度吃了些補品, 邊騎邊休息. 進了民義路再給自己一點壓力, 擠一些力氣在最後上到林口這一段, 感覺到C24沒有吃掉太多的力氣. 其實己經累了, 但退到39-23還會覺得有些輕... 進到21龜上去. 遇到陡一點的就站起來抽車, 緩一點的, 就坐著慢慢龜.
整體來說, 7900-C24與6700調性其實還蠻接近的, 整體表現也很像. 但6700的後輪比7900-C24重了一百多克, 相當於15%的重量差異. 當輸出掉下來的時候, 速度上會有更明顯的落差!! 若與MATRIX T50的板輪相比(等級有差, 或許有些不公平), 整體的剛性C24是大勝的!! 但破風效果就遠不及50的板輪了. 如果沒有時間壓力的話, 6700是最理想的, 剛性夠又可以用TL胎. 假如有程度相近的車友輪車的話, C24會比T50好, 接到頂風位的瞬間加速可以順暢一些. 獨推就不用說了, 不用版輪要用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