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

20160402 一個人的北高

"永遠要給自己一個前進的理由"
一日北高後記,給有心挑戰的朋友一個參考。

所謂 "北高" 是指台北到高雄,依每個人的規劃不同距離也會有差異,但300公里以上是免不了的。而我的版本則是由林口直接出發,終點設定在高鐵左營站,全程約350公里。安排行程前要先確定好兩個問題 "打算騎多久?" 及 "是否在高雄過夜?",我個人的目標是15小時完成且不在高雄過夜,也就是一日北高。接下來就是針對這二個要點開始規劃及展開相關前置作業。

路線規劃方面原則上是走西濱,紅綠燈少一些,才不會走走停停浪費體力。預計04:00出發,19:00到左營站。在高鐵站附近的汽車旅館洗個澡,搭20:36的高鐵返回桃園。

出發前先把回程要用到的物資利用便利商店 "店到店" 寄到高鐵左營站附近。要注意的是店到店大約要D+2天才會送到,所以最好是出發前四天就把物品寄出,出發前一天確認送達(若沒送到才有時間反應)。需要用到的東西如下:
1. 攜車袋,上高鐵時收納單車用。
2. 換洗衣物,到汽旅換洗用。
3. 手機充電設備,手機用一整天也該充電了,在汽旅幫手機充電用。
4. 鞋子,穿卡鞋不好走路吧??
5. 塑膠袋數個,換下的衣物、卡鞋分別包裝起來。以免弄髒、弄壞。
6. 背包,用來裝換下的物品。

補給計畫 & 撤退方案 :全程350公里我預計分成五個70公里,每段大約騎2.5小時。也就是有2.5小時可以分配來休息及緩衝,移動速度在28-32。四個休息點分別是 "南寮、梧棲、麥寮、南鯤鯓"。高鐵烏日站是我預設的中途撤退點,如果不能在6小時內順利到達梧棲就放棄旅程,轉向烏日站北返。補給的部份原則上是在各休息點進行補給,水壺兩支要裝滿,每個休息點都要進食。各休息點在行進之間吃一份能量GEL,預防血糖快速下滑。第一及第三補給點過後要吃一份BCAA,用來補充維生素及必需胺基酸。這裡提一個我的補給觀念,這麼長的旅程吃吃喝喝後一定會面臨尿尿的問題。車友長程最常發生困擾的就是 "突然想上廁所" ,為了避免這個情況必需要有解決方案,再加上長時間不排尿就表水份攝取不足。因此我個人的作法在進休息點前十公里,大約休息點前20分鐘就開始大量進水。水壺只要有半瓶就足夠應付30分鐘的騎程,所以在休息點前多喝一點。進了休息點吃點東西喝個飲料自然就會有尿意,這樣可以確保水份攝取且不會半路想上廁所。到了後半段進休息點就直接喝啤酒,啤酒痢尿且吸收快是不錯的補給選擇。

裝備部份:由於我是單飛,所以裝備部份讓我蠻傷腦筋的。首先,車輛部份我選擇Cannondale CAAD 10 搭配手編輕量24 低框+GP4000S2 OPEN胎。車的部份 CAAD 10 可靠、舒適,原本就被我設定在平路長程用途。不使用管胎板輪當然是考量到破胎、換胎等問題,而使用低框則是我預定的速度並不高,高框沒有效益。再者,面對西濱這種上橋、下橋、紅燈的路段一定會頻繁的加速,低框在這些條件下不見的居於劣勢。座墊包裡面有一條內胎、補胎片、挖胎棒、打鏈器及快扣。水壺500的兩支,打氣筒固定在水壺架下。前後燈必備,再加上一支音樂棒。長途騎程一定要備兩支水壺,一方面是確保有足夠的飲用水,另一方面是萬一摔車,有足夠的水可以先清理傷口。另外就是帶上補胎片及打氣筒不要用CO2,沒有人能保證這趟旅程會破幾次胎。只要換下的內胎還能補,就先補好再出發,以免再次破胎時沒有備品可用。

路線注意事項:
1. 進入通霄後會接上台一線,到了苑裡要注意 "龍德家商",在這個路口要右轉接回西濱。

2. 到了嘉義東石,要選好路線。看是要直接走台17過布袋或是走61到布袋港再轉到台17
3. 進入台南市區後速度會受市區影響,若是多人團騎容被紅綠燈切斷。這裡建議暫時放慢車速預留體力並保持團隊,出了市區後再把速度補上來。基本上能進到台南市,要完成北高已不是問題了。
4.進入高雄後,路線開始複雜。如果路線不熟的話一定要先做功課。碼錶有導航或路線的功能,一定要預載路線圖,並在過了最後一個休息點後打開路線規劃功能。茄萣區及興達港一帶若走錯會比較麻煩。
5. 進了左營後就沿著左營高鐵站的指標走,到了大中地下道要待轉。大中地下道是機慢車專用,想當然爾會有一堆機車等著過馬路下地下道。這裡建議大家等機車都過了,再換我們自行車過去。紅綠燈的時間很充裕,不必要搶快。再著地下道路面不算寛,讓機車先過去會比較安全。

當天實際騎乘遇到的狀況:
1. 苑裡過後錯過龍德家商,所以到後面才另外找路接回台61.
2. 布袋港區台61轉台17的路標有點看嘸... 而且港區車流量大,建議提早轉道台17。
3. 西濱目前大多個路段在施工,部份路段需要繞道。

以上供有心挑戰的車友參考。

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

人生啊~~

上面這張照片攝於2008年3月,地點在苖粟的東河吊橋上,當時小女只有一歲多。其實在她三歲前,我抱在手上的時間還是佔大多數。這張照片也是抱在我的左手,右手持相機拍下的。原因沒別的,她是我的女兒,只要我還抱得動,我會一直抱下去。
這張照片是上週拍的,地點在新竹五峰的清泉吊橋。現在的她,偶爾還是會要我抱抱,當然我還是會應他的要求。
大約在2009年,開始接觸單車運動。慢慢的騎出了興趣,一直延續到現在。而在2010年時我因為肩背酸痛而去看了中醫,醫生說我左後背的肌肉過於發達,以致兩則肌力不平衡所造成的酸痛。原以為是騎車引起的,但仔細想想,原來是因為我長期用左手抱兒子及女兒前後長達五年,以致左後背肌肉發達程度還超過右側。有的人不相信!說真的,這跟溫水煮青蛙的道理一樣。從出生的4KG開始抱,幾個月下來,小孩都多了一半的重量了。慢慢的,持續的每天抱,肌耐力就這麼練出來了。而且,我固定抱左側好空出右手作事。
OK,即然知道問題是這麼引起的,那等小孩大了,不要我抱了,應該就會慢慢的好了。就這樣過了兩年,原本的左側肩酸變成了右側肩頸酸痛,我又開始求醫。看了大半年的中醫,沒什麼進展。而一個偶然的機緣,車友廖醫師希望我去讓他做進一步的檢查。果不其然,頸椎有些退化。不過運氣很好,並沒有壓到神經,暫時不需處置。老實說,放下了心裡的大石頭,最壞的狀況已經排除。於是我再去求助骨科的運動傷害,得到的結果是"運動機能正常,沒什麼問題"。至於酸痛,多休息就好。我要感謝這兩位替我看診的醫師。他們在他們專業的領域中幫我把問題排除,讓我可以不必繞圈子,直接刪去這幾個可能性。
回過頭了,會酸痛一定有問題。而且這個問題還不小,它讓我幾乎晚上都不能好好睡。有時嚴重到早上醒來會覺得頭很重,抬不起來。睡不好的結果,當然身體的狀況也有點走下坡。不是神經系統,也不是運動傷害,難道是滑手機造成的?OK,手機少滑一點!我確定不是騎車引起的,因為騎完車反而不酸不痛,不騎反而痛的厲害!
直到有一天,來到一間中醫診所,我向醫生說明我的困擾。醫生說:你想,以前女工一天要低頭幾個小時,人家麼辦?廚師難道是看著天花板作菜?為什麼很多人低頭比我還嚴重,而我卻病的比他們還誇張?因為"緊張",他說從我的脈像感覺到有點壓抑。接著他說,緊張、急性的人常會懸肘、懸臂,這樣可以讓動作加快。而懸肘、懸臂會引起聳肩,進而造成的的肩頸酸痛。經過推拿及針炙,症狀果然減輕不少,有時晚上還會作夢。日常生活中我也泣意到,我真的會聳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