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

20120807 單車亂談

前天意外的加入了林口盃一場大戰, 真是把自己累個半死... 去程水壼就掉了, 在沒有喝水的情況下早早就出現抽筋的現像, 數度難受的想要脫離集團完賽就好. 看到隊友仍努力的打拼, 我還是跟著集團撐回終點. 終點前700m開始加速, 才不到200m小腿就抽筋動不了, 只好一臉狼狽的進終點. 不過 1:11:33的成績, 也算是滿意了!!
雖然騎的狼狽, 但還是有認真的騎的!! 所以, 也注意到一些問題. 當我在破風的時候, 速度大約40~44, 可是後面仍不時傳來棘輪聲. 換我跟車時, 速度降到38~40之間, 但我仍不能停止踩踏??為什麼??還要一直踩才能跟上, 沒有休息的機會!! 集團裡除了偉振外, 其他人都沒有用aerobar. 且集團裡除了我之外只有一組較低的框 (mavic sl)其他都是高板框. 我想, 問題應該出在輪組上!! 利用這個機會稍微整理一下輪組的知識與大家討論.
一組輪子我個人通常會分為三個重點特性 "剛性, 板高, 重量", 再由這三個特性組合成不同調性的輪子.

剛性 : 這是一組輪子最重要的特性, 主要影響傳動的效率及舒適性. 剛性強的輪組, 因為受力變型的量小, 相對的傳動效率也能獲得提昇, 但犠牲的就是舒適性. 反過來, 就是騎的舒服但要花更多的力氣.

板高 : 板高除了影響到輪組的空氣力學表現外, 另一個影響因素是轉動慣量. 通常板高愈高空氣力學的表現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提昇, 而轉動慢量也會因為配重的分佈而降低. 綜合這二個因素在"重量及材質"相同的前題下, 板高愈高的輪組其加速性及高速域的維持表現上, 會優於低板高的輪組.

重量 : 重量是最易量測的特性, 也是一般人採購輪組的主要數據. 但以我個人來說, 是最後一個考慮的因素. 以嚴格角度來看不能單看"重量"而要看"配重",一組輪子的重量主要是由三個部份組合起來 "花鼓, 條幅, 輪框". 兩組重量相同的輪組配重不同的輪組, 表現出來的特性就不相同. 框體重量"重"的輪組需要更高的轉動慣量, 因此外力對其轉動的速度影較小. 所以這樣的配重會讓這組輪子的加速性差但速度容易維持. 反過來, 花鼓重輪框輕的輪組就有加速快, 但速度不易維持的特性.

以wh-7900 c24及 wh-6700兩組來比較, 就可以很明顯的分出差異. 6700在加速性上明顯比 c24來的重拖, 而兩者框高及外觀都差不多, 但c24一過了40就有種舉步唯堅的感覺.相同的,T50的加速性與c24差不多高速也比c24容易維持.就差在剛性及品牌了!

沒有留言: